孝经壁
高3.5米,长28米的书法石刻"孝经壁"。
古时,《孝经》被看作"孔子述作,垂范将来"的经典,中国人自古奉其为圭皋,是世人所应遵守的德目。
《孝经》成书于秦汉之际。该书以孝为中心,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。它肯定"孝"是上天所定的规范,"天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人之行也"。 书中指出,孝是褚德之本,"人之行,莫大于孝",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,臣民能用孝立身理家,认为"孝悌之至"就能够"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"。 《孝经》主张把"孝"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,"身体之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",是孝之始;"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",是孝之终。
《孝经》全书共分十八章。汇通陵园中孝经节选了《孝经》中《开宗明义章》《疏人章》《孝治章》《圣治章》等有积极意义的十二章,有道是:"温良而恭言至理,忠孝自勖行为表"
《孝经》揭示了"百善孝为先"的人生哲理,是儒家思想的文化精髓之一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光亮的一环。
这面孝经壁是目前国内来讲非常大的孝经壁
技术支持:盘古网络【移动建站】


首页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