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底蕴
十二圣贤

  炎帝
  炎帝与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祖先。约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。少典之子,与黄帝同父异母,姜姓,号烈山氏。初,黄帝统华族,炎帝统夏族, 各有天下之半,因双方道行不同,炎黄开阪泉之战,黄帝胜而统治中原,炎帝败而行政南方。炎帝瑞应五行南方丙丁之火德,色尚赤,故称炎帝,崇奉太阳神,以朱 雀神鸟凤为图腾。其以火名官,造耒耜之具,行刀耕火种之教;其心忧天下,尝百草之味,为嫁穑医药之用,故又称神农氏。

  黄帝
   中华人文初祖。约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。少典之子,姬姓,号轩辕氏,曾战胜炎帝于阪泉,又应炎帝之请于涿鹿之野大战蚩尤,得泰山九天玄女神助,杀蚩尤于 青丘。因恩威泽被中原而有天下,瑞应五行中央戊己之土德,色尚黄,故称黄帝,以龙为图腾。其用风后为相、力牧为将,命大桡作甲子、容成作历法,令羲和占 日、常羲占月、叟区占星气,教仓颉造文字、伶伦造律吕、隶首作算数,并创蚕桑、医药、舟车、宫室之制。
  孔子
  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、儒家创始者,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。春秋时期鲁国人,名丘,字仲尼。生平周游列国,宣化德政;致力教育,追求正 名。以仁为体,以礼为用,以智为表,以和为通,极高明而道中庸。其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,弟子三千、通六艺之贤者七十二。其事亲以孝,事君以忠。其祖述尧 舜,宪章文武;编著六经,流芳万世;与国咸休,同天并老。被奉为"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"。其言论事迹见于《论语》。
  孟子
  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、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之代表,并称"孔孟"。战国时期邹国人,名轲,字子舆。幼得慈母严教,及长受业于孔子孙子思之 门人。生平周游列国,著述讲学。其主性善,推求恻隐之仁、羞恶之义、辞让之礼、是非之智;倡仁政,讲究民贵君轻、省刑薄税、孝悌忠信、辨明义利、权衡王 霸;尚节操,讴歌富贵不淫、贫贱不移、威武不屈,养天地浩然正气。因学高道崇,被奉为"亚圣"。其言论事迹见于《孟子》。
  老子
  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,道家创始者。春秋时期楚国人,姓李名耳,字伯阳,即老聃。官至周朝守藏史,孔子曾向其问礼,视之如龙。其驾青牛西出函谷关,人谓紫 气东来,于关上传世《道德经》五千言。是书文约义丰,博大精深,论宇宙变化,提出"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",认为"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 道法自然",强调"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",主张返朴归真,"无为,无不为"。老子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,尤被道教尊为祖师。
  庄子
  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,老子之后道家最重要之代表,并称"老庄"。战国时期宋国人,名周。隐为漆国吏,宁借栗谋生而拒楚王厚聘,安贫乐道。曾智答东郭子 "道在何处"追问,与名家惠施辩"知鱼之乐"于濠畔,又自感"梦化蝴蝶"之幻趣。其认为道自本根,无所不在;万物齐一,相对无别;主张"道法自然",与道 同体;向往"无待"、"坐忘",逍遥自在。世传《庄子》,汪洋恣意,浪漫妙达,对中国哲学、文艺与宗教影响深远。
  唐尧
   中国远古传说时代帝王,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。黄帝后裔,号陶唐氏,名放勋,继帝喾而王天下。在位九十八年,禅让于舜。寿高一百一十岁,谥尧。 史载"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。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高而不骄,贵而不舒。""能明驯德,以亲九族。九族既睦,便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合和万国。"其敬顺昊天, 数法日月星辰;敬民授时,行天人合一之道;咨询四岳,立选贤任能之政,故后世"尧天"之赞。
  虞舜
   中国远古传说时代帝王,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。东夷人,号有虞氏,名重华。家父瞽而顽,继母嚣而幼弟傲,皆欲杀舜,然舜仍行孝悌之道,欲杀不 得,即求在侧。因著仁孝之名,得四岳举荐于尧。尧以娥皇、女英二女妻之,并委诸重任凡二十年,家齐而天下治,故尧使之摄政,八年后帝尧崩而且禅让于舜。舜 为尧举丧凡三年始践位,在位三十九年,禅让帝位于治水有功之大禹。其行仁德圣政,犹如日月之明,故后世有"舜日"之颂。
  大禹
   中国远古传说时代帝王,生活在父系氏族社会末期。黄帝玄孙,颛顼帝孙,姒姓,名文命。舜帝时受命继乃父鲧专司治理水土洪荒之业。疏河决江,因势利导,殚 精竭虑,劳身残体,大公无私,家过不入,苦行十三年,终于成翼、沇、青、徐、扬、荆、豫、梁、雍九州之治,并铸九鼎以定之。因治水厥功甚伟,天下太平,韶 乐九成且致凤凰来仪,故得舜禅让而登帝位,国号夏后,史称夏禹。禹之子启建立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—夏。

  秦始皇
   即赢政,前246年继秦国之君位。八年后亲政,除宦官嫪毐,罢权相吕不韦,重用李斯与王翦等,文武齐备,富国强兵。自前230年灭韩始,至前221年灭 齐止,历十载而吞六国,结束诸侯割据称雄之战国时代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国家—秦朝。其始称"皇帝"尊号,君临天下;废封建。置郡县;筑长 城、修驰道;统一货币、文字、度量衡;以法为教,焚书坑儒;信五德终始之说,行泰山封禅大典。后世称之为"千古一帝"。
  汉武帝
   即刘彻,西汉景帝之子,前140年至前87年在帝位。上承"文景之治"基业,尽显雄才大略。立政颁行"推恩令",设十三部刺史,强化中央集权;货殖实行 "代田法",兴修水利,盐铁专卖,铸钱官营,置平准、均输官,征商贾资产税;为文崇尚"天人合一","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";军事用卫青、霍去病率兵北击 匈奴,巩固国防;外交派张骞通西域,开辟"丝绸之路",其在位五十四年,改年号十一次,为帝王有年号之始。

技术支持:盘古网络【移动建站】